卓思

我国三缸汽车的历史始于20世纪80年代。上世纪90年代,奥拓、一汽夏利和大发都曾采用三缸发动机,但当时三缸机马力小、振动大、低转速噪音大的缺陷加速了其没落,四缸机代替三缸机成为主流。2018年前后,众多车企一齐发力,从品牌中某一车型、甚至全系列车型都换装三缸发动机。


 

三缸车型爆发的原因

 

那么,为什么众厂商突然在2018年“拍板”三缸车型?主要有以下3点原因:

 

首先,技术进步为三缸发展奠定基础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三缸技术已与当年的又“抖”又“吵”的历史版本不可同日而语。在保持三缸机型体积小、排放小的固有优势之外,在动力上,涡轮增压技术的成熟甚至可以让三缸发动机媲美四缸;平衡轴等减震降噪技术的发展,则提升了三缸车型的NVH性能。

 

其次,最直接的原因则是政策要求。早在2016年1月1日,《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》和《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》就规定,我国乘用车平均油耗将从2015年的6.9L/100公里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5.0L/100公里;2018年4月1日,《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》正式实行。面对更严苛的减排目标,企业面临“双积分”压力,而三缸发动机由于缸数少,加上排气干涉小、涡轮响应快、早燃倾向低,有先天的排放优势,有助厂商实现减排目标。

 

第三,契合新能源发展大势。新能源已是当前最大风口,而三缸发动机相对于四缸,能为电机流出更充裕的空间,可以充分发挥电驱部分的效率。同时,电机能够弥补三缸发动机在低速振动上的缺陷,让发动机更多运行在相对高效的转速。再加上三缸发动机相对的低成本、轻重量和低油耗,这些都有助于厂家探索和深耕新能源产品。

 

三缸车型销售现状

 

厂商押宝三缸车型的理想很丰满,但现实很骨感。当前三缸车型发展现状并不顺利,市场反应冷淡。

 

新推三缸车型在2018-2019年集中井喷。2018年搭载三缸发动机的新车型号共192款,2019年达到307款。但2020年1-9月仅有82款新车型上市。

(截至2020年9月;数据来源:乘联会)

 

尽管厂商扎堆推出大量三缸车型,但三缸销量并未能成比例提升。从国内传统燃油车市场总体份额看,2017年到2019年间,三缸车型市场份额每年有100%或以上增长,但在2020年开始有回落趋势。

(截至2020年9月;数据来源:乘联会)

 

以见证这个三缸发展历程的别克英朗为例。2017年以前别克英朗在销量榜是前三甲的常客,但2017年10月之后,英朗全系换装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,最终导致销量近乎腰斩,只能靠大幅优惠以价换量。在销量现实的重压下,英朗在2020年3月复活了四缸车型,虽然销量有所上升,但已难复当年之勇。

 

英朗2016年至2021年4月销量:三缸时期的滑铁卢

 

2016-2021年4月A级车销量前十榜单变化(单位:万辆;数据来源:选车网)

 

三缸技术优化

 

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,厂商在应对三缸机N(噪音,NOISE)、V(抖动,VIBRATION)和H(不平顺,HARSHNESS)等固有问题时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技术积累,不同厂商也在探索三缸产品的进程中研发出独特的改善技术。

 

可以看到,厂商在改善三缸发动机的驾驶感受上已经做了相当大的努力。部分三缸车型的驾驶感受已与四缸车型无异,有时甚至优于后者。但是目前来看,消费者对三缸车型的接受尚需时日。

 

三缸产品的研究痛点

 

三缸车型来势汹汹,但市场反响平平。虽然三缸车型相对四缸车型也有相对优势,厂商也不断进行技术迭代优化,但消费者似乎还是对三缸不感冒,甚至敬而远之。然而,在当前新能源已成市场大势和环保政策愈发严苛的时代,三缸发动机又以其充裕的电机空间,为厂商带来相对于四缸的新能源发展窗口。面对三缸产品的机遇与风险,厂商应该如何应对?

 

面对前景尚不明朗的三缸市场,厂商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:

 

1.  用户更认可三缸车型哪些卖点?

 

2.  三缸车型主要在哪些营销环节流失?

 

3.  对三缸车型的实际体验能否转化流失用户?

 

4.  如何把握全新三缸车型的价量关系?

 

5.  三缸车型的用户来源在哪?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?

 

对于以上研究痛点,卓思基于对行业的理解与以往项目经验,为三缸车型研究课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思路。

 

三缸研究思路建议1:卖点验证

 

对于新进入三缸领域的厂商,把握用户真正关心的卖点是营销的基础。为此,我们需要对市面上的三缸卖点进行系统梳理,再结合自身技术特点,有针对性地对卖点方案进行验证。

 

分析市面上的标杆三缸车型,可以发现三缸车型的主要卖点有:燃油经济性甚至性能更好、性价比高。以科鲁泽为例,三缸版本的动力参数与配置都比四缸版本有优势:

 

此外,三缸车型也多以价格为主导卖点。比如,提供三缸和四缸版本的宝马1系,其三缸版本与四缸版本指导价差价可达10万元,可以大幅度降低豪华品牌的购买门槛。日产宣布于2021年7月上市全系三缸的新奇骏,也将降低售价,提升车型性价比,以刺激销量增长。

 

三缸研究思路建议2:漏斗分析助力甄别营销流失环节

 

三缸推广乏力,究竟是在哪一个营销环节造成了三缸用户的流失?卓思的漏斗分析模型从客户认知开始,逐步深入了解每一个环节,细化分析用户在每一个环节的购买过程,全面把握可能的流失原因,助力厂商更好了解和控制三缸用户的流失。


三缸研究思路建议3:任务式情景访问为厂商提供实际体验通道

 

据调查发现,实际使用之后,三缸用户往往对三缸发动机的不良体验感知甚少,与消费者对三缸的固有认知有重大差距。那么,如何验证实际的体验?驾驶体验能否成为三缸的吸引点?卓思开发的任务式情境访问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,通过合理的情景任务设置,帮助客户沉浸式体验三缸产品,使其对三缸产品做出更加理性客观的判断。

 

三缸研究思路建议4:联合分析助力把握三缸产品价量关系

 

三缸产品的性价比或低价为当前主要营销途径之一,但如何定价才能让消费者在感知到实惠的同时不会感知到“廉价”,同时厂家也能达到销量最大化,并合理布局三缸产品线?

 

卓思推出的联合分析模型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痛点。卓思对联合分析模型的测试程序与输出结果进行优化,能更充分地展示各种决策影响信息,还原实际价格竞争环境,助力厂商解决三缸产品的定价、定量的难题。

三缸研究思路建议5:预设用户特征验证高效甄别目标用户

 

卓思以往对三缸车型用户的研究发现,三缸产品的目标用户特征体现为:相对年轻,预算与收入偏低,关注价格、使用经济性、空间、品牌,对动力关注较少,且新品接受程度高。为了进一步探明三缸潜在用户特征,预设特征检验模型必不可少。

 

 

同时,卓思对三缸用户的预设特征检验从定位到画像刻画、从形象特征到消费和使用特征、从静态策略到动态分析的全面而细致的甄别,助力厂商对三缸产品用户的把握。

 

三缸市场正值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之时,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,竞争越来越激烈,未来的三缸市场必将是一场腥风血雨。在前景广阔但风险重重的三缸新窗口,卓思将为敢为人先者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