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汽车高速发展的10年,竞争越来越激烈,“服务”的概念被越来多的重视和发展。每个厂商都创建了服务的规范,期望能够更牢固地赢得客户。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,却存在很多差距和问题:

 

越来越高的形象建设标准,让经销商负担沉重,而客户反应冷淡;

 

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活动,越来越多的优惠,客户非但没有满足,还认为这是理所当然;

 

制定了严密的流程、细致的规章,销售员却认为一板一眼的介绍、试驾,不如“降价”对客户的作用更明显……

  

 

“服务”到底是什么?汽车行业的“服务”应该怎么做?大家都在思考和探索。结合传统文化中“刚”与“柔”的观念,谈下我们对服务的看法和理解。

 

刚与柔的服务之道——“标准化”和“个性化”

 

曾国藩认为:“天地之道,刚柔互用,不可偏废,太柔则靡,太刚则折”。又如《诸葛亮将苑》中提到:“善将者,其刚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强,以柔制刚。纯柔纯弱,气势必削;纯刚纯强,其势必亡;不柔不刚,合道之常。”

 

所以,服务的核心理念,就是“标准化”——“刚”;“个性化”——“柔”。

 

“标准化”包含两方面的内容,一是店面形象、硬件设施、人员配置等的规范和统一,形成标准;另一方面是将流程、制度以及所提供的产品服务进行固化,形成标准。“个性化”在汽车销售服务行业中,更多是指在与客户沟通交流过程中,对客户需求立场的思考、行为细节的把握以及问题处置的变通等。“标准化”体现为静,“个性化”体现为动。

 

刚能决柔


“标准化”作为一个刚性的、静态的尺度,搭建出了服务的基本框架和门槛。不断提升的标准进程和不断清晰的标准结构,将市场不断细分,并使对应的客户群体更为明确,才有条件为特定的客户群体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专业服务,而客户群体也在这个进程中趋于稳定,选择并接受适合自己的框架。

 

简单地说,正是标准的不同,在餐饮行业中,会形成大排档、快餐店、中档特色饭店、高档饭店等不同的层级;在汽车服务行业,会形成路边摊、快修店、4S店、高端品牌4S店等层级。

 

对于服务提供者来说,不同标准的意义在于占据特有市场、获得特有标准空间的利润;而对于客户来说,则能以可接受的合理的成本,享受这个标准空间的好处,就像大排档的客户不会挑剔店面是否堂皇、座椅是否舒适,而4S店客户不能容忍杂乱的休息区和车间。

 

柔能克刚


“个性化”则是在这个基本框架之内,服务人员随客户需求而动,解决客户痛点。不同的背景、性格和时间会造成人性、需求、感动点的差异,因而,“个性化”绝对不是可以用标准来规定和达到的。要做到“个性化”,必然需要情感上的理解和沟通、自发主动的处事风格和无微不至的细节关怀。

  

 

而“个性化”的细节关怀带来的客户感动,效果要好于硬件设施等代表的“标准化”。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汽车品牌经销商的情况调查,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大多数4S店的销售冠军都比较年长,我们研究发现,年长的销售顾问尤其是女性销售顾问,除了他们对车型的了解外,更多的是社会经验丰富,具有较强的亲和力,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,拉近与客户的距离。

 

天地之道,刚柔互用


海底捞的成功就可以归结为“标准化”与“个性化”的“刚柔并济”。在“标准化”方面,从店面形象到人员形象,从休息区设施到到各种活动,从菜品种类质量控制到服务工序流程,都进行了统一和细化。但海底捞源自一线员工所见、所闻,并发自内心的个性化随机服务,才是真正能够留住人心的“个性化”顶级服务。

 

柔而不刚则靡


没有标准和规范的个性化,或者说没有规则限度的个性化,必然造成混乱。

 

销售顾问为了满足的客户需求不遵守试乘试驾规定,可能造成车辆的损失;服务顾问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随意打折,会损失公司利润;维修技师为追求交车速度而减少工序,会埋下严重隐患;客户服务人员为了拉近客户关系表现过热、无话不说,则会失去客户信任。这样的“个性化”并不能真正赢得客户。

 

刚而不柔则折


而如果只是不知变通地机械执行“标准化”流程,也会造成与客户的距离。

 

明亮宽敞的展厅让客户舒适,而当步入展厅时一排销售顾问齐声高喊“欢迎光临”,并不能让客户有所感动;客户服务专员不管客户情况、性格、处境,一套标准回访话术下来,可能会让客户产生厌烦;服务顾问在处理客户投诉时,一直强调“我们的标准如何”、“我们的流程如何”,并不利于消除客户的抱怨。忽视客户的情感,只能逼着客户也来强调“经销商是否达到了标准”。

  

 

所以,在汽车销售服务行业,服务“标准化”应该是统一的、与客户群体品味高度对应的硬件环境,如店面形象的升级、休息设施的改善,以及规范细致、能够保障质量、消除隐患的制度流程,如价格体系的规范、接车流程的贯彻等。

 

而“个性化”则是在“标准化”之下真正为客户所想所做的细节,它的目标是情感上的共鸣互通,建立在每个人对服务理念的深入理解,由客服的自然而发,如每个人对客户由衷自然的微笑及主动负责的引导,再如根据客户使用情况,为客户讲解车辆的使用技巧,又如对等待救援的客户提供善意的提醒,根据他们的处境提供额外的补给品等。

 

结语


日本便利店零售之父、7-Eleven几十年的掌门人铃木敏文曾说过:“人只要享受过一次便利,就会有更进一步的期待。”这个观点投射到汽车售后服务上,那就是:你只要享受过“被感动到哭”的服务,就会越来越离不开这样的服务。

 

刚柔并济,才能无往而不利。随着竞争加剧,在销售服务层面,如何有针对性地满足用户需要,如何执行兼具“标准化”与“个性化”的服务,这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,的确需要智慧。